首页 > 高三语文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在一个家里,儿子守着父亲老去...[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在一个家里,儿子守着父亲老去...[高三][语文]

2021-12-21   答题:高三语文(陆老师)

【题目】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1)在一个家里,儿子守着父亲老去,就像父亲看着儿子长大成人。这个过程中儿子慢慢懂得老是怎么回事。父亲在前面趟路。父亲离开后儿子会知道自己40 岁时该做什么,50岁、60岁时要考虑什么。到了七八十岁,该放下什么,去着手操劳什么。

(2)可是,我没有这样一个老父亲。

(3)多少年后,我活到你死亡的年龄:37岁。我想,我能过去这一年,就比你都老了。作为一个女儿的父亲,我会活得更老。那时想起年纪轻轻就离去的你,就像怀想一个早夭的儿子。你给我童年,我自己走向青年、中年。

(4)你死的那年我八岁,我的记忆中没有一点你的影子。我对你的所有记忆是我构想的。我自己创造了一个父亲,通过母亲、认识你的那些人,也通过我自己。我不知道我来到世上那几年里。我看见了什么。我的童年被我丢掉了,包括那个我叫父亲的人。我真的早已忘了,这个把我带到世上的人。我记不起他的样子,忘了他怎样在我记忆模糊的幼年,教我说话,逗我玩,让我骑在他的脖子上,在院子里走。我忘了他的个头,想不起家里仅存的一张照片上,那个面容清瘦的男人曾经跟我有过什么关系。

(5)你离开的第二天我们全长大了,从最小的妹妹,到我。你剩给我们的全是大人的日子。我的童年不见了。我不知道自己是一个孩子。我去沙漠砍柴,打土块,背猪草,干大人的活。没人告诉我是个孩子。直到有一天,我背一大捆柴回家,累了在一户人家墙根歇息,那家的女人问我多大了,我说十三岁。她说,你还是个孩子,就干这么重的活。我羞愧地低下头,看见自己细细的腿和胳膊,露着肋骨的前胸和独自长大的一双脚。都这么多年了,我以为自己早长大了,可还小小的,个子不高,没有多少劲,背不动半麻袋粮食。

(6)你死去后我的一部分也在死去。你离开的那个早晨我也永远地离开了,留在世上的那个我究竟是谁。

(7)父亲,只有你能认出你的儿子。他从小流落人世,不知家,不知冷暖饥饱。只有你记得我身上的胎记,记得我初来人世的模样和眼神,记得我第一眼看你时,紧张陌生的表情和勉强的一丝微笑。

(8)我一直等你来认出我。我像一个父亲看儿子一样,一直看着我从八岁,长到四十岁。这应该是你做的事情。你闭上眼睛不管我了。我是否已经不像你的儿子。我自己拉扯大自己。这个四十岁的我到底是谁。除了你,是否还有一双父亲的眼睛,在看见我。

(9)我在世间呆得太久了。谁拍打过我头上的土。谁会像擦拭尘埃一样,拭去我的年龄、皱纹,认出最初的模样。当我淹没在熙攘人群中,谁会在身后喊一声:呔,儿子。我回过头,看见我童年时的父亲,我满含热泪,一步步向他走去,从四十岁,走到八岁。我一直想把那个八岁的我从童年领出来。如果我能回去,我会像一个好父亲,拉着那个八岁孩子的手,一直走到现在。那样我会认识我,知道自己走过了怎样一条路。

(10)现在,我站在四十岁的黄土梁上,望不见自己的老年,也看不清远去的童年。

(11)如果你在身旁,我可能会活成另外一个人。你放弃了教养我的职责。没有你我不知道该听谁的。谁有资格教育我做人做事。我以谁为榜样一岁岁成长。我像一棵荒野中的树,听由了风、阳光、雨水和自己的性情。谁告诉过我哪个枝桠长歪了。谁曾经修剪过我。如果你在,我肯定不会是现在的样子。尽管我从小就反抗你,听母亲说,我自小就不听你的话,你说东,我朝西。你指南,我故意向北。但我最终仍长得跟你一模一样。没有什么能改变你的旨意。我是你儿子,你孕育我的那一刻我便再无法改变。但我一直都想改变,我想活得跟你不一样。我活得跟你不一样时,内心的图景也许早已跟你一模一样。

(12)早年认识你的人,见了我都说:你跟你父亲那时候一模一样。

(13)我终究跟你一样了。你不在我也没活成别人的儿子。

(14)多少年来我一直想你会回来,有一天突然推开家门,看见你稍稍长大几岁的儿女,衣衫破旧,看见你清瘦憔悴的妻子,拉扯五个儿女艰难度日。看见只剩下一张遗像的老母亲。你走的时候,会想到我们将活成怎样。我成年以后,还常常想着,有一天我会在一条异乡的路上遇见你,那时你已认不出我,但我一定会认出你,领你回家。一个丢掉又找回来的老父亲,我们需要他的时候他离去了。等我长大,过上富裕日子,他从远方流浪回来,老得走不动路。他给我一个赡养父亲的机会。也给我一个料理死亡的机会。这是父亲应该给儿子的,你没有给我。你早早把死亡给了别人。

(15)你在世间只留下名字,我为怀念你的名字把整个人生留存世间。我现在多么想你在身边,喊我的名字,说一句话,让我去门外的小店一盒火柴,让我倒杯水。只要你吭一声,递个,我会多么快乐地去做。可是现在,谁会安排我去干一件事呢。

(16)现在,我在你没活过的年龄,给你说出这些,我说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你在听。我也在听,父亲。

1第1段中““老”是怎么回事”的意思是_______

2文章第2段独立成段的原因是________

3第5段中划线句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

4对文中父亲形象的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叙述了一个不在场、停留在虚构与记忆层面上的父亲。

B.先父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影像,却是我心向往之的空中虚象。

C.先父是作者生命的原点,象征一种不可撼动的秩序与规范。

D.父亲形象的缺失意味着作者生命存在的虚无,使作者恐慌。

5请具体分析第14段中我对父亲的丰富的情感变化。

6本文所写的父亲和史铁生《合欢树》所写的母亲都感人至深。试完成下列表格,比较两篇文章在写法上的不同。

________

《先父》

《合欢树》

形象刻画

___________

_________

行文线索

___________

以时间发展为线索

表现手法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

1如何从容面对衰老和死亡。

2强调突出作者浓烈的失落惆怅和对生父的怀念和痛惜之情。

3以无父的辛苦和辛酸,写出了有父的温馨和从容,显现出“我”深深的孤寂和隐痛。

4D

5①多少年来对父亲深深地怀念,并幻想有一天他会推开家门看看自己的妻儿;

②成年后对父亲深切的渴望,并幻想有一天在异乡的路上相遇;

③长大并过上富裕日子对不能赡养父亲深深的愧疚,希望有一个赡养父亲并料理死亡的机会。表现一个失去父亲的儿子内心的孤寂与隐痛。

6    鉴赏角度    通过“我”的联想、想象和幻想中映射出先父形象    通过追忆母亲生前的往事多角度刻画母亲形象    以“我”对先父的渴望、怀念、愧疚、反思和反省,以及我丧父后的落寞、迷惘、痛苦和无奈等心理轨迹为线索    以虚像写实情    象征(托物抒怀)    三种人称交错重叠    以小见大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句子表层义;然后结合语境及语句特点揣摩其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一般情况下可通过抓关键词语,探究其修辞,品味其情感、哲理等方法进行分析。本题要求回答 “‘老’是怎么回事”的意思。结合该句前文语境可知在作者心中父亲就是自己人生的先导,儿子守着父亲老去的过程,实际就是教会自己怎样面对衰老、死亡的过程。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独句成段的原因、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般从三方面入手:(1)突现强调,用独句成段方式来点明文章题旨、表达情感态度,以充分引起读者注意,收到突现强调的效果;(2)调整节奏,以适应题旨情境的需要;(3)显示文脉,形成彩线串珠、首尾照应、过渡等行文层次。本文中的第一段写自己对于父亲的满腔的憧憬,陡然笔锋一转,“可是,我没有这样一个老父亲”,作者的幻想与生活的实况形成鲜明的映照,独立成段更能突出强调我此时失落又痛惜的复杂情感,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句子内容;然后从句子的表达方式、所用修辞、所处位置等方面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最后综合归纳其在主旨情感的表现,结构思路的安排上所起的作用或收到的艺术效果。本题第五段划线句是对我的神态和外貌的描写,突出我的年幼和瘦弱,表现失去了父亲,子女们会失去生活的靠山,会去担负与年龄不相称的重担,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本题是客观选择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结合文中所叙事件,及对人物的直接和间接描写把握形象特点;最后认真阅读选项,结合文本逐一分析理解。本题D项“父亲形象的缺失意味着作者生命存在的虚无,使作者恐慌”,是写父亲形象缺失给我带来的影响,并非对父亲形象的理解。

故选D。

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情感变化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阅读并理解题干涉及的段落内容;然后给段落划分层次;再找出体现情感的关键词句,分层体会蕴含其中的丰富情感。本题题干要求分析第14段中我对父亲的丰富的情感变化。结合标志性词语“多少年来”“我成年以后”“等我长大”,可将本段分三层体会情感。结合“想你会回来”“还常常想着”“这是父亲应该给儿子的,你没有给我”这些语句,可感受作者对父亲怀念之深、渴望之切、愧疚之重,内心的孤寂与隐痛让人动容。

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写法的能力。此题是一道比较阅读题,要求比较两篇文章写法上的不同。赏析点已在表格中给出,这就提示考生对文本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解读。《合欢树》是课本中的文章,所以解答此题的重点和难点在《先父》一文。解答时,先要认真阅读文本内容,准确把握作者情感。本文是一篇怀念父亲的文章,文中从“我”的心境出发去写一个早逝的父亲,以“我”对先父的渴望、怀念、愧疚、反思和反省,以及我丧父后随日俱增的落寞、迷惘、痛苦和无奈等心理轨迹为线索组织全文。作者浓墨重笔、大胆措辞,在第三人称“他”中缓缓向第二人称“你”过渡,把对父亲追忆转变成向父亲的倾诉,让读者成为他向父亲倾诉的听众。文章在作者的联想、想象和幻想中映射出先父形象,父亲就不再像是其他许多散文中的人物一样,是一个栩栩如生的客观形象。文中的先父成了一个模糊不清的影像,反而是作者心向往之的那个空中虚象(“长寿父亲”),给人更鲜明的印象,两相对比,突出先父早逝给“我”和亲人们带来的深刻隐痛和浓重的落寞孤寂之感,从而显现了先父短暂而令人叹惋的一生。据此整理作答。

最新文章
话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