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二语文 >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刘大夏,字时雍,华容人。年二十举乡试第一...[高二][语文]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刘大夏,字时雍,华容人。年二十举乡试第一...[高二][语文]

2021-12-09   答题:高二语文(伍老师)

【题目】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大夏,字时雍,华容人。年二十举乡试第一。登天顺八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二年服阕,迁广东右布政使。田州泗城不靖大夏往谕遂顺命后山贼起令获贼必生致验实乃坐得生者过半。十五年拜兵部尚书,屡辞乃拜命。既召见,帝曰:“朕数用卿,数引疾何也?”大夏顿首言:“臣老且病,窃见天下民穷财尽,脱有不虞,责在兵部,自度力不办,故辞耳。”帝默然。大夏请事非祖宗旧而害军民者,悉条上厘革。帝命事当兴革者,所司具实以闻。会廷臣条上十六事,皆权幸所不便者。帝不能决。下再议。大夏言:“事属外廷,悉蒙允行。稍涉权贵,复令察核。臣等至愚,莫知所以。”久之,得旨。织造、斋醮皆停罢,光禄省浮费巨万计,而勇士虚冒之弊亦大减。大同小警,帝用中官苗逵言,将出师。帝召问大夏曰:“卿在广,知苗逵延绥捣巢功乎?”对曰:“臣闻之,所俘妇稚十数耳。赖朝廷威德,全师以归。不然,未可知也。”帝默然良久,问曰:“太宗频出塞,今何不可?”对曰:“陛下神武固不后太宗,而将领士马远不逮。且淇国公小违节制,举数十万众委沙漠,奈何易言之?度今上策惟守耳。”帝遽曰:“微卿曹,朕几误。”由是,师不果出。孝宗崩,武宗嗣位。大夏忠诚恳笃,遇知孝宗,忘身徇国,于权幸多所裁抑。尝请严核勇士,为刘瑾所恶。三年九月,假田州岑猛事,逮系诏狱。瑾欲坐以激变律死,都御史屠清持不可,瑾谩骂曰:“即不死,可无戍耶?”乃坐戍极边。五年夏,赦归。瑾诛,复官,致仕。十一年五月卒,年八十一。赠太保,谥忠宣。

(选自《明史》列传七十)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田州/泗城不靖/大夏往谕/遂顺命/后山贼起/令获贼必生致/验实乃坐/得生者过半。

B. 田州/泗城不靖/大夏往/谕遂顺命/后山贼起/令获贼必生致/验实乃坐/得生者过半。

C. 田州/泗城不靖/大夏往谕 /遂顺命/后山贼起/令获贼必生/致验实乃坐/得生者过半。

D. 田州/泗城不靖/大夏往/谕遂顺命/后山贼起/令获贼必生/致验实乃坐/得生者过半。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又称“秋闱”,考中者为“举人”。

B. 服阕,指服丧守孝,遵行居丧的制度。父母去世后,需在家守孝,期间不得婚嫁、应考、上任,现任官员需离任。

C. 斋醮,道教仪式,俗称“道场”,也就是法事,以祭告神灵,祈求消灾赐福。

D. 致仕,交还官职。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致仕”,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大夏宽厚仁爱,剿匪宽严相济。田州、泗城不安定,大夏前往告诫,并未杀戮。后来匪盗重起,他令部下只许活捉,验明身份后,放掉了一半人。

B. 刘大夏务求改革,减少财政支出。大夏请求革除非祖宗留下的危害军民的旧制,在皇帝犹豫不决时,大夏据理力争,最终使皇帝下定了决心。

C. 刘大夏敢说实话,皇帝大为赞赏。对苗逵捣毁延绥巢穴的功劳,大夏不以为然。对孝宗将要出征大同的想法,大夏认为国力不足,防守才是上策。

D. 刘大夏不畏权势,遭到发配戍边。大夏曾经因要求严格考核勇士得罪了刘瑾。刘瑾趁机借岑猛之手,逮捕大夏,并让他到最偏僻的边境戍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神武固不后太宗,而将领士马远不逮 。

(2)帝遽曰:“微卿曹,朕几误。”由是,师不果出。

【答案】

1A

2B

3D

4(1)皇上您的英明威武固然不比太宗差,但是将领兵马远不及太宗时期。

(2)孝宗突然(醒悟地)说:“如果不是你们劝说,我几乎误了大事。”因此最终没有出兵。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比如本题,“大夏往谕”的意思刘大夏前往训论。主语是“大夏”,谓语是“往谕”,故应在此句的前面停顿。“遂”作“于是”的意思时,一般在句首,故应在“遂”的前面停顿。排除B项、D项。“令获贼必生致”的意思是命令擒贼一定要送上活口。故应在此句的后面停顿。排除C项。疏通句意:田州、泗城不安定,刘大夏前往训论,这些地区于是服从命令。后来山贼作乱,刘大夏奉命征讨。命令擒贼一定要送上活口,查实后才判罪,因此而活命的超过半数。故本题选A项。

2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B项,“服阕,指服丧守孝,遵行居丧的制度”说法错误,服阕指服丧期满。

3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D项,“趁机借岑猛之手”理解错误,应是“刘瑾借田州岑猛的事”。

4试题分析:题干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固”:“固然”;“后”:“比……差”;“而”:表转折,“但是”;“逮”:“比得上,赶得上”;“不逮”:“比不上,赶不上,不及”。第二句关键点:“遽”:“突然”;“微”:“如果不是,如果没有”;“几”:“几乎,差不多”;“由是”:“因此”;“师”:“军队”。

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要点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刘大夏,字时雍,是华容人。刘大夏二十岁考取乡试第一。考中天顺八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二年,守丧期满,晋升广东右布政使。田州、泗城不安定,刘大夏前往训论,这些地区于是服从命令。后来山贼作乱,刘大夏奉命征讨。命令擒贼一定要送上活口,查实后才判罪,因此而活命的超过半数。十五年,任命爲兵部尚书,几次推辞才受命。被召见后,皇帝説:“朕多次任用你,你多次称病辞职爲什么呢?”刘大夏顿首説:“臣年老并且多病,私下看见天下民穷财尽,如果出现意外情况,责任在兵部,自我估计能力不能处理,所以辞职。”皇帝默然。大夏请求凡不是祖宗旧制而有害于军民的事,都逐条陈奏革除。十七年二月又説此事。皇帝命令应当兴办或革除的事,有关部门都据实上报,刘大夏于是会同廷臣分条上奏十六件事,都是对权奸幸臣所不利的,权奸幸臣一起极力阻止。皇帝不能决断,下发重新讨论。刘大夏等説:“属于外廷官员的事情,都承蒙允许施行。稍稍涉及权贵大臣,又令查核。臣等最愚昧,不知是爲什么。”很久以后,才得到圣旨。织造、斋醮都停止,光禄寺节省浪费的钱财以万万来计算,而勇士虚冒的弊端也大大减轻。大同发生小边患,皇帝采用宦官苗逵的建议,将出军镇压。内阁刘健等极力劝谏,皇帝犹疑不决,召问刘大夏説:“你在两广,知道苗逵延绥捣毁敌巢的功劳吗?”刘大夏回答説:“臣听説,他俘虏的只不过是十几个妇女儿童罢了。仰仗朝廷威德,保全军队返回。不然,不知会怎样。”皇帝沉默了很久,问道:“太宗多次出塞征伐,现在爲什么不可?”刘大夏回答説:“陛下神武固然不在太宗之下,但将领士马则远远赶不上。况且淇国公稍违指挥调遣,就让几十万军队委弃在沙漠中,怎能轻言用兵呢?考虑现在的上策,只有防守而已。”都御史戴珊也从旁赞同,皇帝就説:“如果没有你们,朕几乎出大错。”因此,军队最终没有派出。孝宗死,武宗继位。刘大夏忠诚恳切敦厚,受孝宗知遇之恩.爲国家利益忘掉自己,对权幸之臣多所裁除抑制。曾请求严格考查勇士,被刘瑾所厌恶。叁年久月,藉田州岑勐之事,逮捕刘大夏下钦犯监狱。刘瑾打算用激变罪判刘大夏死刑,都御史屠滽坚持不同意,刘瑾谩駡説:“即使不死,能不戍边吗?”于是判他戍守极远的边地。五年夏,赦免返回。刘瑾被杀,刘大夏恢复官职,退休。十一年五月去世,年八十一岁。追赠太保,謚号忠宣。

最新文章
话题推荐